首页
搜索 搜索
聚焦

国人感染率高达50%以上!这个致病菌这些人易感→

2023-06-03 22:33:10 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等单位今天(3日)发布了《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系统介绍了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和疾病负担以及在我国的流行状况,并提出应对策略与建议。白皮书指出,我国幽门螺杆菌人群感染率近50%,不同人群感染率在35.4%~66.4%之间。那么,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它和胃癌有何关系?哪些人是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高危人群?感染了幽门螺杆菌需不需要治疗?


【资料图】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首先,什么是幽门螺杆菌?针对幽门螺杆菌我国目前有何干预措施?今天发布的《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做了详细介绍。

白皮书指出,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与多种重大慢性疾病相关的致病菌,具有传染性。幽门螺杆菌在不同地域、不同人群感染率有较大差异。与社会经济条件和卫生条件相关,饮食习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我国幽门螺杆菌人群感染率近50%,不同人群感染率在35.4%~66.4%之间,农村感染率高于城市,成人感染率高于儿童。幽门螺杆菌具有人群感染率高、疾病负担重、耐药率高的特征,可引发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多种胃肠道内外疾病,严重情况下可引发胃癌。

针对目前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和防治现状,白皮书提出,除了关注感染者及其家庭成员的诊断及根除治疗外,人群干预策略是从整体层面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疾病负担的最有效策略,可降低43%~52%的胃癌发生风险。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 张建中:我们现在的主要的干预的措施层面,还主要是落在了对感染者的个体干预和以家庭为单位的干预。我们在白皮书里头提到了在胃癌的干预过程中,既可以在人群家庭或者个人关注,同时来讲,我们也可以在胃癌高发区国家推动首先去做干预,因为在胃癌高发区里面,幽门螺杆菌感染造成的胃癌疾病负担基本上占据了胃癌的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病例,如果我们干预了幽门螺杆菌,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中国人群的胃癌的发病率。

幽门螺杆菌和胃癌有多大关系?

干预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胃癌发病率。那么,幽门螺杆菌和胃癌到底有多大关系?专家进行了解答↓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教授 胡伏莲:幽门螺杆菌与胃癌肯定有密切的关系,胃癌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幽门螺杆菌是一个主要的因素,所以世界卫生组织把幽门螺杆菌定为引起胃癌的头号致病因子。幽门螺杆菌可以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疾病,首先是慢性胃炎,第二是消化性溃疡,第三是胃癌,第四是MALT淋巴瘤等等。

哪些是易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高危人群?

据疾控专家介绍,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水源性、食源性和医源性传播也受到关注,而人类对幽门螺杆菌普遍易感。那么,哪些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高危人群?疾控专家进行了解答↓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 张建中:如果一个家庭成员里面都没有幽门螺杆菌阳性者,相对风险低,如果他的家庭里面一旦有一个人或者是多个人现在就是阳性,他就可以作为传染源,那么有可能就比其他家庭成为更高危人群。像这种高危人群的概念来讲是相对的,因为我们知道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在成年人来讲,100个人里面可能一年只有1个人左右被新感染,但是一旦感染以后,特点是它不会自己好,会长期感染,比如说十几岁感染的,可以到了七八十岁,几十年在感染。那么现在看起来我们人群里接近一半的人就是感染带菌了,他就是传染源,另外一半的人就可以被感染。即便是你在一个没有阳性者的家庭里面,你在外面的生活里面也是有可能被感染的。

怀疑自己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该怎么做?

专家还指出,大多数人在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可能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应该怎么做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教授 胡伏莲:总而言之去做呼气实验,吹一下气,半个小时,你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者你没有,马上就能给你结果。你如果发现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而且也有明显的消化不良症状,建议除了去检查幽门螺杆菌,治疗幽门螺杆菌以外,再去做一次胃镜,这样比较好。如果从来没有做检查的话,就要健康检查,也应该去查一下,就可以预防或者是明显降低胃癌的发生率,这叫一级预防,非常重要。

幽门螺杆菌可以根治吗?

还有人关心,一旦检测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要不要治疗?如果治疗,能根治吗?

专家表示,幽门螺杆菌首先是可以达到根治的,临床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白皮书提示,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根除治疗中,要注意抗衡因素,是指足以能与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获益相抗衡的因素,比如健康状况、年龄等。根除治疗应遵循“检测-治疗”原则,一旦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果没有抗衡因素存在,均应鼓励进行根除治疗。有胃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感染者强烈推荐进行根除治疗。对有抗衡因素的感染者,应由临床专家根据根除治疗带来的获益和可能带来的问题作出诊断。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据专家介绍,家庭内传播是幽门螺杆菌新发感染和再感染的重要途径,家庭成员之间常见的感染途径包括共用餐具等。那么,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呢?

对此,白皮书提示,个人是预防和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危害、保障身体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个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是提倡公勺公筷的进餐习惯。此外,政府应加强幽门螺杆菌感染危害的科普宣传,特别是将其纳入国家学龄前儿童习惯养成和中小学卫生健康管理课堂。通过提高个人卫生健康素养,有效减少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风险。总之,我们对幽门螺杆菌不需要过度恐慌,但要引起足够重视,需要大家一起来防控。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