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宣帮”齐发力,黔西南公安禁毒工作这样做! 世界速看
黔西南州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是三省(区)毗邻地区的商业集散地和通衢要塞,同时也是全国禁毒的第二道防线。近年来,黔西南公安不断强化缉毒攻坚,全面落实禁毒工作保障措施,做到“应收尽收”、科学管理,同步禁毒宣教,全力以赴打赢禁毒攻坚战,努力创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资料图片)
强整治,打好禁毒攻坚战
“您好,请将车辆熄火并出示证件,打开汽车尾箱配合检查……”在惠兴高速长耳营服务区,黔西南州禁毒部门联合交警、特(巡)警开展毒品公开查缉行动,按照“逢车必查、逢疑必测”的原则,对过往车辆是否携带毒品、易制毒化学品等进行检查,对盘查过程中的重点人员、可疑人员逐个进行毛发、尿液检测,提高对毒驾、酒驾等违法行为的发现能力和检测能力。
一直以来,黔西南公安始终对毒品违法犯罪保持高压态势,紧紧围绕“挖根、断脉、破网”和“吸必查贩、贩必查吸”总要求,采取“理毛线、滚雪球”的方式,严打毒品违法犯罪,使毒品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
“全州禁毒执法工作始终保持‘零容忍’严打高压态势,州内毒品价格大幅飙升,传统毒品零售价格由原来的500元/克上升至当前的3000元/克,呈现出‘不敢卖、不敢买、买不起’的良好效果。”黔西南州公安局禁毒支队王警官说,在安龙县,犯罪嫌疑人刘某兄弟两年前购买了3500余克的海洛因藏匿家中,直到案件侦破,兄弟俩也没有卖出一克毒品。
在为期三年的全省禁毒“大扫除”专项行动中,全州共破获毒品案件16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76人,缴获各类毒品153.591千克。
严打团伙犯罪、积极查缉毒品、强控物流寄递涉毒、狠抓外流贩毒……一条条扎实的举措带来一项项鼓舞人心的成果:全州现有吸毒人员数大幅下降,外流贩毒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对禁毒工作满意度从2019年的91.30%上升到2021年的95.69%。全州禁毒斗争形势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禁毒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强戒治,帮扶帮教暖人心
黔西南公安坚持以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治为工作原则,以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阳光驿站”和强制隔离戒毒所“专地融合”工作站为依托,从“爱”出发,从“帮”入手,对吸毒人员常态化开展帮思想、帮心理、帮生活、帮就业等行动。
“谢谢你们,这些年多亏你们的帮助,我才能过上现在的生活。”
普安县某村村民小王,年轻时由于交友不慎,染上了毒瘾,为了筹钱购买毒品,家里唯一的一栋小平房被他变卖。
小王戒掉毒瘾后想回归社会,但在找工作上却碰了灰。社区民警和“阳光驿站”的工作人员走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便经常到其家中进行心理疏导,出谋划策。
在民警的介绍下,小王到当地一家公司工作,成为一名职工,月薪4500元。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小王在农村老家又建起了一栋新房。当把父母和妻儿接进新房的那一刻,父母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现在我就在家门口务工,不仅可以守着妻儿,还可以让父母和家人过得好些。这一切都源于公安民警的帮助,没有公安民警就没有我的今天!”小王感慨地说。
在禁毒“大扫除”专项行动期间,全州累计帮扶关爱吸毒人员及家庭成员2000余人,开展技能培训1300余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率均达100%,为吸毒人员回归社会提供了一份坚实的保障。
强宣传,织密禁毒防护网
将禁毒知识纳入“驾考”、出租车变身移动的禁毒课堂、大喇叭“双语”禁毒宣传响彻每一个村落……从城市到农村,从社区到学校,禁毒宣传如火如荼。
黔西南公安与时俱进、常抓不懈,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教育,深入阐释毒品危害,让禁毒宣传更加接地气、更能入脑入心。
“海报、横幅和手机抖音、快手……禁毒知识随处可见,就连我家娃娃都晓得了毒品危害大,要远离。”普安县江西坡镇的杨某说,他平时喜欢刷短视频,从禁毒宣传视频中学会了如何防毒识毒,感觉受益匪浅。
“那天赶场,警察给我讲解了一些贩毒的小故事,还送我两条印着禁毒标语的围裙,他们宣传工作做得特别好。”家住册亨县坡妹镇的王某说,宣传小礼物很“接地气”,一定会把防毒“秘笈”带给家人。
除此之外,黔西南公安还持续推进青少年毒品预防远程教育“146”模式和校园毒品预防“四全覆盖”模式,创建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开设网络直播禁毒知识专场,组织干部职工、禁毒志愿者深入学校、社区、乡镇、企业等宣传,使禁毒知识浸入全社会。
“我们努力结合实际情况,继续抓好宣传教育、严打整治、就业帮扶等工作,用忠诚担当践行‘天下峰林无毒害,四季春城是净土’的铮铮誓言。”黔西南州公安局禁毒工作支队民警李明星说。
目前,黔西南州收看网络直播禁毒知识专场师生70万余名,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海报15万余份,在校学生、外出务工人员、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对毒品知识知晓率达100%。(卯富巧 雷丹丹)